樱花树下我的家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你对自由地向往; 天马行空的生涯, 你的心了无牵挂; 穿过幽暗地岁月, 也曾感到彷徨; 当你低头地瞬间, 才发觉脚下的路, 心中那自由地世界...... 如此的清澈^高远~~

Monday, November 05, 2007

zz 李安

李安1954年出生在台湾,祖籍江西。他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一所中学的校长, 家教十分严格。1973年,李安考取了台湾国立艺专戏剧电影系。在国立艺专里, 李安对演戏和电影制作越来越有兴趣,还曾获得台湾话剧比赛大专组最佳男演员奖。

1975年,他毕业后前往美国留学,先是在伊利诺大学学习戏剧导演,获戏剧学士学位。

1978 年,在一次留学生的聚会上,李安遇见了台湾留学生林惠嘉。初次见面,李安就被性格开朗的林惠嘉深深吸引了。这次聚会之后,他主动约林惠嘉看球赛,对性格见 腆安静的李安也颇有好感的林惠嘉很爽快地答应了。林惠嘉从小就非常聪明,台大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到美国伊利诺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学位。跟林惠嘉在一起, 李安就像找到知音一般,总有说不完的话。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儒雅李安也有过痞子造型

认 识两年之后,李安前往纽约大学学习电影制作。每个礼拜他都要打很长时间的电话给林惠嘉,这个习惯一直保持至今。他说,林惠嘉是自己最佳的倾听者,她虽然没 有女性特有的娇媚,但声音有一股神奇的抚慰人的力量。当他心情不好的时候,只要听到林惠嘉的声音,所有的烦恼立刻烟消云散。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1983年,恋爱5年之后,李安和林惠嘉在纽约举行了一场中西合璧的婚礼。他们的婚姻得到了双方父母的支持和祝福。李安说,他拍的电影《喜宴》里的很多情景都是他当时结婚实况的翻版。

婚 后两人分隔两地,聚少离多。李安在纽约大学念电影系,林惠嘉在伊利诺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可是两人的感情非常好,李安每次临走前总是会做好一冰箱丰盛的食物 留给妻子,口袋里也总是随身携带著妻子的照片。李安的温厚,搭配妻子林惠嘉的能干,他的感性遇上了她的理性,就好像一座天平,为这个家找到了一个最适合的 平衡点。

在纽约大学学习期间,李安就显示出了他导演方面的非凡才华。1984年,他的毕业作品《分界线》获得了纽约大学生电影节金奖作品奖及最佳导演奖,并取得电影硕士学位。

毕 业后,李安留在美国试图开拓自己的电影事业。但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华人想在美国电影界混出名堂来,谈何容易。最初有一家经纪人公司看中了李安的才华,答应 做他的经理人,但李安一直没有适合美国人的剧本,经理人也只是空谈。然后,李安在美国开始了长达6年的等待。那段时间,李安失业在家,主要靠身为药物研究 员的妻子在外工作,养家糊口。

李安每天在家除了大量阅读、大量看片、埋头写剧本以外,还包揽了所有的家务,负责买菜做饭带孩子,家里收拾得乾干净净。每到傍晚做完晚饭后,他就和儿子一起兴奋地等待“英勇的猎人妈妈带著猎物回家”,这常常令林惠嘉觉得很温馨很感动。

面 对丈夫的失业,林惠嘉也曾有过伤心绝望的时候。有一阵子她忙於上班接送孩子,由於家中只有一部车,李安常常一个人从租的住处走一个小时去打网球,打完球后 再走一个小时回家,她看在眼里,心想自己真的要与这样的人过一辈子吗?然后她打越洋电话向妈妈诉苦,妈妈听了很心疼,在电话中对女儿说:“实在不行,你就 离了吧。”可是放下电话后,林惠嘉就忍不住嚎啕大哭,不断谴责自己:我怎么变成这样的女人。夫妻本应该互相支持的,比起丈夫所受的苦,她觉得自己所做的根 本算不了什么。这次之后,她就再也没有这样抱怨的念头出现。

许 多亲戚朋友看不过去,就对林惠嘉说:“为什么李安不去打工?大部分中国留学生不都为了现实而放弃了自己的兴趣吗?”看见妻子肩上的负担那么重,李安觉得过 意不去,就偷偷地开始学电脑,那个时候会电脑比较容易找工作。可没过多久,这件事就被林惠嘉发现了,她很生气地说:“学电脑的人那么多,又不差你李安一 个!”在妻子的坚决反对下,李安只好打消了出去找工作的念头。林惠嘉知道李安真的只会拍电影,别的事物不会也不感兴趣。她对丈夫的才气十分肯定,她相信丈 夫一定会成功的。

在 此期间,大儿子李涵、小儿子李淳相继出世。林惠嘉个性非常独立,自己能做的事从不麻烦别人。大儿子出生时,林惠嘉半夜感觉羊水破了,於是自己开著快没油的 汽车到医院生孩子,当医生问她要不要通知丈夫或亲友时,她说不用了,医护人员还以为她是弃妇。李安直到第二天搭飞机回到伊里诺,这才知道自己已经做爸爸 了。二儿子出生时林惠嘉又赶丈夫走:“你放心地去办你的事吧,我一个人能行。而且你又不能帮忙,又不能帮我生!”

那 些年里,林惠嘉对李安最大的帮助就是“不理他”,让他去沉淀、去成长。她认为一个人要清楚自己的方向,一旦做出了决定就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李安清楚自己 只喜欢电影也只会拍电影,他就应当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到底。当年她决定嫁给李安时,她清楚电影是李安惟一的选择与爱,所以无论好的坏的她都必须接受。

生 活中,林惠嘉是家中规矩的建立者,家里凡事她说了算,只要是妻子的命令,李安绝对服从。只要李安在家,加上两个儿子,这三个男人每天晚上都抢著跟她说话, 有时林惠嘉自己也感到困惑,老公和孩子对自己服帖,究竟是她真的懂得“经营”,还是他们本性太好了,能包容像她这样的太太和妈妈?

多年的女主外男主内的生活不仅让李安练就了一手做菜的“绝活”,也磨练了他的性情。

1990 年之前,李安一直处于怀才不遇的境況,不停地到好莱坞碰运气,但都找不到合合适的机会,外人都嘲笑他拍电影的热情是痴人说梦。但妻子林惠嘉始终在背后默默 地支持著他。他说:”妻子对我最大的支持,就是她的独立。她不要求我一定出去工作。她给我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我去发挥、去创作。要不是碰到我妻子,我可 能沒有机会追求电影生涯。”

经过磨练,李安的〝中国功夫〞终成正果。

1990 年,台湾新聞局征选剧本,李安编写了《推手》,结果获得台湾1990年的政府优秀剧作奖。之后很快由台湾中央电影公司投资、纽约库德玛西恩公司制片开拍 了。这部电影是李安导演生涯的第一部长片,影片上映后好评如潮,获得当年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提名,所有人都称赞这个突然杀出的青年导演,而李安此时已经 36岁了。

这次的成功,使台湾中影公司对李安更加有信心,决定投拍題材比较敏感的《喜宴》。影片上映后又获得更大的成功,李安也一跃成为世界知名导演。

1994年,李安执导了《饮食男女》,成功地完成了他的〝父亲三部曲〞。影片获第七十七屆大卫格里菲斯奖最佳外语片奖,名列1994年台湾十佳华语片第一名。

在接下来的5年中,李安又拍攝了三部纯美国題材的影片:《理智与情感》、《冰风暴》和《与魔鬼共骑》。影片再一次大获成功,不仅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而且还在奥斯卡竞争中获得七项提名。

在李安开始一部片接一部片的拍攝,电影事业逐渐攀上高峰的同时,林惠嘉却並沒有因此而成〝跟班夫人〞,反而更投入医学的研究工作,同时也更尽职地扮演母代父职的角色,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对于李安取得的骄人成绩,她觉得这是他在电影这一条路上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所以虽然身为亲密的伴侶,她始终不认为自己在李安拍电影这件事情上扮演过什么关键的角色,李安的成就自然也应该归属于他本身。

林 惠嘉经常被丈夫对电影的执著感动。1999年暑假,电影刚开拍时她曾经带着两个儿子到大陆探过一次班,当她看到李安当时面临困境身心俱疲时,她心疼得直掉 泪。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李安从来不在拍片期间向妻子诉苦,他是个会把许多压力放在心里的人。不过拍完戏回家的李安,可就非常需要妻子了,跟家人在一起, 是他最开心的时刻。

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两年的奋斗,李安拍攝的武侠片《臥虎藏龙》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一个曲折动人的悲情故事,贏得了东西方观众的一致好评,在很难打入的美国市场贏得一亿多美元的票房,取得华语电影绝对空前的骄人成绩。

2001年的金球奖颁奖典礼上…李安接过朱丽亚•罗伯茲颁奖的最佳导演奖时,幽默地调侃道: “我的惊喜之情难以形容。我要感谢我强悍的太太,她是《臥虎藏龙》里除了碧眼狐狸之外所有女角的典范……”

2001 年的奧斯卡奖项情钟《臥虎藏龙》。颁奖前,林惠嘉帶着全家来到洛杉矶表示对丈夫的支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两个儿子说: “爸爸很幸福,能夠娶到像妈妈这样的女人,这是爸爸最成功的地方。”《臥虎藏龙》终于不负众望,开创了华语电影的纪录,一下子就拿下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攝 影、最佳电影音乐、最佳外语片几个奖项,这是过去奧斯卡历史上所没有的。

在奧斯卡颁奖典礼上,李安在得奖感言中一再提到妻子: “我老婆没有女主角俞秀蓮漂亮,但有她的坚毅,她也有玉姣龙的离经叛道的个性,因为她有时候会令人吓一跳。”

几乎在李安所拍的每部电影中的女主角都有妻子林惠嘉的影子。

之 后,李安开始执导耗资1亿5000万美元的电影《绿巨人》,这是他拍攝的投资最大的影片,又是首次拍攝科幻片。很多事情都要摸索,他的家人都对他完成这部 影片给予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和帮助。林惠嘉是微生物学家,影片里有关遗传基因生化部分的情节……都是她先帮助丈夫了解后,他再找人写剧本,便于观众看得清 楚明白;电影里的人体细胞图片,也是向林惠嘉借来的;电影里有一场绿巨人与怪兽狗对打的戏,怪兽狗的图形是大儿子李涵画的。因为电影中涉及了深层次的人性 探讨,李安怕年幼的观众看不懂,于是以小儿子李淳做测试。李淳看后让老爸放心: “没问题,现在年轻人很早熟。” 果然2003年6月20日,《绿巨人》上映一周之间便征服了美国影迷,夺得全美票房冠军。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丈夫出名后,林惠嘉则对于別人称她为导演夫人或李太太感到不习惯,要求別人直接叫她的名字或称她为李妈妈。

她虽然认为拍电影很辛苦,电影人很需要家庭力量的支援,但她更強调个体的独立自主性,认为李安成名与否对她不会发生生任何改变。她说: “李安还不是导演的时候,我就是我,李安当导演以后,我还是林惠嘉。”

从 当年默默无闻到今天全球最著名的华裔导演,李安在生活态度上同样没有任何改变。以李安今日的成就与地位,外面诱惑那么多,有很多人担心他的纯朴能维持多 久?林惠嘉笑着说: “李安是很善良的人,而人的本质不容易改变,我一向的原则是只要我们自己能做的,绝不麻烦或增添他人负担,再说〝恶婆娘〞如我,随时耳提面命,李安大概还 不会那么容易被宠坏吧! ” 在妻子眼里,声名显赫的大导演李安永远是一个听话的好丈夫。

当年李安获得第一个金熊奖时兴奋地从柏林給妻子打电话,谁知林惠嘉为从睡梦中被吵醒感觉很不爽,怪他小題大做。“她就是这么酷,这么多年來,这些外在的东西对她好像沒有半点影响。”

成名后,李安只要有时间照样会在家下厨房给家人做饭吃。拿了奧斯卡小金人后,有一次李安和妻子到华人区买菜,有位台湾来的女人对林惠嘉說: “你命真好,先生现在还有空陪你买菜! ” 不料当即遭到林惠嘉的抢白: “你有没有搞错呀,是我今天特意抽空陪他來买菜的。”

现 在李安去外面拍片,回到纽约的时候,无论多早多晚,即使公司安排车子接送,林惠嘉都尽可能自己开车去接丈夫,因为这段时间对他们很重要。在车上,大导演还 像个孩子般忙不迭地、絮絮叨叨地对老婆述说外面的一切。然后,听老婆的赞美,也听老婆的教诲。他说,以前穷困时,靠老婆养,现在当导演,在外头耀武扬威, 回家做收心操,像是煮煮菜, “求”老婆骂一骂。被老婆修理一下,也好收收心,算是平衡一下。

2001年,《臥虎藏龙》没有得到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时,有记者问李安的感想,李安幽默地说: “很想快点回家被老婆骂一骂。”

李安名滿天下后,美国华裔社区的男女老少请林惠嘉主讲:【牽手与推手---谈家庭沟通和简易人生。】

林 惠嘉穿着一身普通的裤裝,不染头发、不施脂粉,浑身上下透着一种真实的本色。她首先介绍自己是个〝只有李安能夠忍耐〞的妻子,然后回忆起夫妻俩,在李安6 年时间与幸运女神无缘的日子里不慕财富的共识。低调的她表示,作为李安的妻子,她和普通观众一样决不去干涉他的创作,但自信虽然不常看见丈夫,却非常了解 他在想什么。

在谈及家庭沟通时,她认为相互之间的信任、宽容、耐心和避免斤斤计较,感恩过去…把握当下…创造未來

Wednesday, October 04, 2006

zz: 美国研究机构预测:全美上百个城市地区房价将下降

据美国研究机构预测,全美100多个大城市地区的房价,在经历5年繁荣斯后现已呈下降趋势,其中东北部地区、佛罗里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房价,则将遭到最严重的打击。

美国私人研究公司Moody's Economy.com将于10月4日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美国房地产市场将开始走下坡路,预计全美各大城市中将有一半的房价会有所下跌。据该报告预测,现有住宅销售价格的中值将在2007年下降3.6%。

这个位于宾州西切斯特(West Chester)的私人研究公司预测,现有住宅销售价格的中值将在2007年下降3.6%,这将是自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美国房价首次全年下跌。美联社说,这份长达195页的研究报告将在10月4日正式对外发布。

该报告预测,全美379个大城市中将有133个城市的房价出现下跌,这与过去5年中房价年年创出新高及热点区域房价急剧攀升的现象将形成鲜明的对比。

但在2006年,美国一度红火的房地产市场已大幅度降温。一些分析师担心,房地产市场如此急剧的降温很可能将把整个美国经济拖入萧条之中,正如2000年证券市场泡沫破裂导致2001年经济衰退一样。

研究报告指出,房价下跌最大的城市将是伊利诺斯州的丹维尔(Danville),该地区的房价已从2005年的第二季度的最高点,跌到今年头一个季度的最低点,下跌了18.7%。这一地区房价下跌的原因是,当地汽车和其它制造业的裁员,使当地经济出现萧条。

另一个地区则是佛罗里达州的迈尔斯堡(Fort Mayers),预计该地区的房价将从去年的最高点,到2007年第二季度下降18.6%。

报告还指出,全美133个大城市地区房价的下跌,主要集中在加州、佛州和从缅因州到华盛顿特区的东北部走廊,而房市繁荣的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以及诸如底特律的中西部不景气的地区,其房价也将出现下跌。

在这些房价将有所下降地区,预计将有73个会在今年底达到新低点,其它城市地区将在2007年或更晚的时间出现下降。报告称,尽管一些地区的房价已达到低点,但预测将不会出现迅速的反弹。Moody's Economy.com首席经济学家、该报告的主要撰稿人赞迪(Mark Zandi)强调说,房价正在出现下降,然后会在低点停留一段时间,“它将至少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去年过去10年过分的上涨。”

不过,研究报告指出,并不是全美国所有地区都将经历房价的不断下降。如德克萨斯州,还有除了佛罗里达州以外的南方各州,以及以农业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其房地产市场将会免遭房价下降的打击。报告预测,德州的达拉斯地区的房价将在未来两年上涨4.2%;北卡州的夏洛特地区,将会上涨3.3%;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地区的房价,将会上涨3%。

报告还指出,全美房价最容易下降的地区,就是那些被投机商看好的房价将会上涨的“房地产红火”的地区,这些投机商购买房产就是想高价把它高价卖出,然后快速获利。这样就会使这些“红火”地区的房价,迅速下跌。

报告把目前的房地产市场的环境,描述为一次“修正”,而并非是“崩溃”;但它同时警告称,有走下坡路的危险,而且这种情况可能会有所加剧。

这份最新研究报告强调,美国房价下降的最大威胁就是,可能会在消费者开销方面造成一个重大的冲击。在房屋市场繁荣时期,积极的影响把消费者的开销推到更高水平,房价的猛涨则让房主感觉到更加富有,因此更倾向于肯花更多的钱。而房价下跌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抑制消费者的开支。

报告的主要撰写者赞迪表示,“我们相信房价下跌将会给经济增长带来影响,不会造成破坏,但却有风险。”

Sunday, February 26, 2006

Dell贬值真快

Inspiron 600m Notebook (C-1.4GHz 1GB 40GB DVD Burner) $461, Feb 26Dell EPP has the Inspiron 600m Notebook for $461 w/ free shipping. [Comments]
Click here and select:40GB 5400rpm Hard Drive [subtract $75]No productivity suite- Corel WordPerfect word processor only [subtract $69]
Continue, and select:90 day ltd warranty, mail-in and 90 day hardware support [subtract $307]No Security Subscription add $0
Add to cart as $460.60 with free shipping
Specifications:
4.98 lbs, Celeron M 360 1.4GHz, 14.1" XGA, 1GB DDR2, 40GB, DVD burner
10/100 + 56K + Wireless 802.11b/g, XP Home, 6-cell batteries, 90 days warranty
无语ing......

Saturday, February 18, 2006

no fun

stray puppy Posted by Picasa
不 我不愿意结束 我还没有结束
无止境的旅途看着我没停下的脚步
已经忘了身在何处
谁能改变人生的长途
谁知道永恒有多么恐怖
谁了解生存往往比命运还残酷
只是没有人愿意认输
我们都在不断赶路忘记了出路
在失望中追求偶尔的满足
我们都在梦中解脱倾心的苦
流浪在灯火阑珊处
去不到终点回到原点
相守那走不完的路
谁能改变人生的长途
谁知道永恒有多么恐怖
谁了解生存往往比命运还残酷
只是没有人愿意认输
我们都在不断赶路忘记了出路
在失望中追求偶尔的满足
我们都在梦中解脱倾心的苦流浪在灯火阑珊处
去不到终点回到原点
相守那走不完的路
一路上演出难得糊涂
一路上回顾难得麻木
在这条亲密无间的路
让我想你你想我怎么会孤独
我们都在不断赶路忘记了出路
在失望中追求偶尔的满足
我们都在梦中解脱倾心的苦
流浪在灯火阑珊处
既然没终点回到原点
我想我们都不不在乎

Saturday, January 21, 2006

Ohio State的惊天发现

美国人最新致富经:结婚可让你的财产迅速翻番
八阕 结婚有什么好处呢?美国全国范围内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它能让你的荷包鼓起来,你的个人财富将是单身者的两倍!

据路透社1月19日报道,本研究报告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专家扎戈尔斯基从1985年开始跟踪调查美国二战后的“婴儿潮”一代人,共有9055名当时年龄在21~28岁之间的美国人接受了调查。整个调查的跨度为15年,至2000年结束。

调查结果表明,单身人士财富增长虽然平稳,但速度很慢。从调查开始时,平均每人不足 2000美元,15年后,他们的平均财富只达到了1.1万美元。但对维持结婚状态的人来说,他们积累的财富比单身者多了约93%。在他们婚姻的第10个年头,人均财富就已经高达4.3万美元,年增长率高达16%。

不过婚姻也可能是个“双刃剑”,如果一旦遭遇离婚,其财富积累速度开始放缓,而且在其离婚前财产状况就已经出现恶化了。调查显示,离婚者比单身者的平均财富还少77%。

扎戈尔斯基在报告中分析说,结婚致富的一大原因是,结婚会使夫妻双方获得“规模效益”。两人组成一个家庭后,会共同负担生活开销,这样比两个单身人士各自负担自己的开销更能省钱。而离婚却正好破坏了这种“生财之道”。扎戈尔斯基因此建议到:“离婚似乎是让你的财产流失的最快的办法之一,如果你真的在乎你的财富,就应该结婚并保持这种状态。”

扎戈尔斯基还指出,他的研究成果更多反映的是“婴儿潮”这一代人的情况。年龄不同的人对婚姻、离婚和同居会有不同的态度。扎戈尔斯基在研究中将财富定义为一个人的所有资产,包括不动产、股票、存款和抵押物等。

Wednesday, January 18, 2006

关于Fuck Cleveland小解

过境3次,吃到2次ticket,第一次park车莫名其妙,明明标识是可以park的,无聊至极.这次是local超速,认了,本来也就是跟车而已,再快也是捉头羊放小羊啊!真是个破烂地方.

TA一天

早上8:30-9:18的课,然后10:30-3:30的TA,然后4:00-6:00的lab meeting.
ft

Tuesday, January 17, 2006

Blog 是个滋生八卦的地方

呵呵,刚才逛了一下朋友们的blog,看到两个不大不小的八卦,唉,真是八卦时代啊.

Thursday, January 05, 2006

Tricky Experiment

晕倒,实验室博后作这个实验,30-60%的转化率,我做是0......
没有天理啊,最后发现我用的她的溶液,她用的我的溶液,再试试.真是郁闷.

Friday, December 30, 2005

今年最后一次作实验

明天周末,要在家休息一下,估计不会过来,所以今天应该是今年最后一次实验了.
还是做我的老project,已经轻车熟路,拿到样品,明年过来check一下,就准备切胶去Mass Spec了,不知道会得到什么鬼东西,如果和先前师姐得到的东西一样就比较有意思,如果不一样,估计希望值又不大了.
Anyway,keep going!昨天老板还找我聊天,鼓励我好久,嗯,不能辜负知遇之恩.

榜样,动力

实验室以前的postdoc最近实在是很爽,颇有点发家的味道,老板很是高兴,几乎每天给我们更新他的战报.

齐先生浙大在职博士,到我们实验室做postdoc3年(老板真是慧眼识英雄,除了发掘了我这个人才,更厉害的是发掘了他),在灰头土脸的度过第一年之后,后两年狂飚3篇plant cell,一篇jv,一篇nar,去了Hannon手下. Hannon何许人物?RNAi的鼻祖,siRNA的共同发现人.好了,半年时间出了一篇Mol Cell.老兄打工累了,说我也要当老板,于是开始申请.

12月初,手里有了Okelahoma St的offer,又拿下PSU, 中国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北京)和Cornel的面试,他自己都颇为意外.中旬,手里有了Pissburg, Texas A & M还有Upenn的面试,北京的那个在面试后3天给了offer,并且起动资金是百万美元……!!!!!!

刚才老板又来说,在300多个candidate中,他被选中最后6人的面试组,去Duke…口水啊!!!据说老板还在给他投RL,不知道牛人还要fb到什么时候.

好好干,还是很有前途的!! 松鼠yy中!

Sunday, December 25, 2005

系主任的表扬

Your SEI scores for AU in 101 were quite good (mean of 4.3) - congratulations for improving your English to this level and for obviously learning how to teach.

嘿嘿,如果他知道我怎么当TA,估计会很诧异为什么我得分数还那么高了,呵呵.

Friday, December 16, 2005

桃花庵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Sunday, December 11, 2005

zz 扯下中国院士的神秘面纱:丧失了社会良心的院士

题记:此文却有偏颇,但是所述很真实,发人深省.
【八阕】在西方世界,有一种十分流行的说法,这就是,“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据说著名学者钟敬文先生在去世前曾说:“知识分子应该是社会的良心,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从知识分子在西方“是”社会的良心,到在中国“应该是”社会的良心,人们大概不难发现二者的区别。
所谓良心,实际就是一个人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一个人判断事物的正确与错误的底线,英文是conscience,词义是sense of right or wrong。所谓“社会的良心”,就是指一个社会的道德底线。说“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是因为知识分子的天职就是探索真理,而他们的本能就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思辩,对社会现象做出道德的判断。虽然 “知识分子” 的概念尚且没有人人认可的内涵 (可能永远也不会有),但位于一个国家学术金字塔顶尖的院士怎么也算得上是知识分子吧?那么,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就是,中国的院士是“社会的良心” 吗?
经过仔细研究之后,我得出的答案是,中国的院士不仅不是中国社会的良心,他们根本就没有社会良心。“社会良心” 不同于“社会的良心” ,它是指一个人,一个团体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道义感。没有社会良心,当然就不会成为“社会的良心” 。事实是,几十年来,中国的院士为了一己私利,一直在昧着良心,欺骗公众,欺骗社会。由于他们的特殊地位,以及社会对他们的盲目信任,院士对中国的发展所造成的危害也就十分严重。
说“中国的院士没有社会良心”,可能有“打击一大片”的嫌疑。不错,中国的院士群体中,有学术水平高的,有道德修养好的,也有二者兼备的。但作为整体而言,这是一个腐败的机构。判断一个群体、一个机构是否腐败,并不是看这个群体、这个机构的成员中有多大的比例是腐败的,而是看它是否有一个优胜劣汰的吐故纳新机制,是否有一个严格全面的自我监督机制,要看它的内部到底是邪能压正,还是正能压邪,更是要看这个群体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集体表现。总而言之,就是要听其言,观其行。根据上面的这些标准,中国的院士根本就不及格。

新中国的院士制度开始于1955年,当时称之位学部委员。从1993年起,中国的学部委员改称院士,院士人数也在几年间翻了一番。与之相应的,是院士的学术水平和道德水平的大幅度下降。(亦明:中国院士制度的演变)。本系列文章分为三篇,将从不同的角度揭露、分析、批判腐败的中国院士制度,撕下蒙在中国院士头上的神秘面纱。中国院士学术水平的问题,不在本系列讨论之内。本系列文章只讨论中国院士的道德问题。

一 亩产万斤与饿殍遍野
早在“大跃进” 时代的1958年,中国的学部委员钱学森就在报纸上鼓吹“亩产万斤” 的可能性。在一篇文章的开头,他引用了一首民谣:“前年卖粮用箩挑,去年卖粮用船摇。今年汽车装不下,明年火车还嫌小”。当时河南有的地方先后“创造”了亩产两千多斤和3530斤粮食的纪录,于是钱委员自问自答道:“土地所能给人们粮食的产量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我们,还远得很!”他说,太阳光能射到地表,只要利用其30%,亩产就可能达到“两千多斤的20多倍!”(钱学森: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一年后,他的计算又使亩产潜力精确为5.85万斤。 (钱学森:农业中的力学问题)。据说他的文章还真的使毛泽东对下面虚报的粮食产量信以为真,担心起“粮食多了可怎么办呀” 这个问题。(丁抒:《人祸》第四章:吹牛皮乱放“卫星”) 。

从理论上说,钱学森可能并没有错。植物如果能够利用太阳光能的30%,并且植物五分之一是可食用的粮食,亩产量确实可能达到五万多斤。但在现实中,这两个 “如果”是明显不可能的,即使根据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来看。而放在1958年、1959年那个已经危机四伏、饿殍遍野的年代,公然大肆鼓吹“亩产万斤”这套理论,那就是明显的火上浇油、雪上加霜、助纣为虐、为虎作伥。这可能是中国院士丧失社会良心的最早例子。

钱学森先生在五十年代经过长期争取才辗转从美国回到中国,在1957年当选为中国第二批学部委员,并在1958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钱先生回国的目的不外是报效祖国,那么他为什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干这种今天看来如此愚蠢的事情呢?即使是五谷不分的公子哥,也应该知道把当时粮食平均亩产从数百斤提高到数万斤应该是多么的不可能吧?更何况,从“前年卖粮用萝挑” 猛升到“今年汽车装不下” ,恐怕连小孩子都骗不了吧?在“中国院士制度的演变” 一文中,我曾说过:“政治标准在院士选举中的实施,使院士成了政治制度的附庸,使他们丧失了社会良心”。钱学森先生在美国受到麦卡锡反共狂潮的迫害,回到中国后,又耳闻目睹反右运动的残酷激烈,这些,对他不可能毫无影响。把个人的利益、集团的利益放在了人民的利益、社会的利益之前,是院士社会良心丧失的主因。

除了钱学森,另一个在“大跃进” 运动中丧失了社会良心的是第一届学部委员、经济学家薛暮桥。薛暮桥曾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并且在中央财经小组工作。他明明知道各地官员上报的数据是假的,但他仍旧指示下属:“现在大跃进的浪潮谁也顶不住,就按省委意见上报。”(丁抒:《人祸》第四章:吹牛皮乱放“卫星”) 。

“大跃进”造成数千万中国平民死于饥饿,笔者在此无意计算其中有多少是亩产万斤理论的牺牲品。今天看来,“大跃进”运动的实质就是愚昧,而当时中国最有知识的人,也就是那些学部委员们,却没有利用自己的知识,承担“社会的良心” 这副重任。相反,他们利用自己的知识、自己的地位来使这种愚昧的行为变本加厉,使愚昧行为穿上”科学“的外衣。应该承认,在那个年代,主动抛弃自己社会良心的学部委员还是极少数的。但绝大多数的学部委员却通过沉默,被动地支持了这些丧失良心的人。钱学森完全可以保持沉默,但他却选择了说假话。其他学部委员应该说真话(当然要冒风险,否则还叫什么社会的良心),但他们却几乎全都选择了沉默。可怜的学部委员们,你们为什么会全部做出错误的选择?

二 “基因皇后”裙下的中国院士
2000 年8月2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基因组北方中心主任强伯勤代表国家在北京长城饭店接受了被中国媒体誉为“基因皇后”的美籍华裔科学家陈晓宁教授的捐赠。同一天,陈晓宁被聘请为国家基因组北方中心分子细胞遗传实验室主任及教授。(《北京晚报》2000年8月28日)。据说,陈晓宁的捐赠是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价值尚无法估量的人类基因克隆库。此前,中国各大媒体都用大量篇幅介绍了这个陈晓宁。据《北京青年报》的文章:“昨晚10:30,当刚从美国归来的陈晓宁教授小心翼翼地将一片片活体基因板放入零下86度的冰箱中时,标志着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掌握最顶级基因技术的又一个国家。”(陶俊峰:三大基因库昨日顺利运回国内)。北京电视台在7月8日和7月15日的《中国人才报道》节目就说:“据有关人士粗略估算,她(陈晓宁)现在的身价价值5亿元之多。”这些“有关人士”就包括中国的著名教授和院士。

不过,这出闹剧只上演了不长时间就嘎然而止。原来,旅居美国加州的方舟子从来没有听说过附近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还有这么一个华人“基因皇后”,于是动了好奇心,结果让国人见识了中国科学史上空前的大骗局。长话短说,这个“基因皇后”实际是美国大学的一个实验技术人员,她带回去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价值尚无法估量的基因库”实际上花个几千美元就可以在美国市场上买到。陈晓宁捐献的真实目的是要为自己的公司造势,以便进入香港的股票市场。方舟子起草的一篇公开信马上就把这个西洋景戳破了。(方舟子等:关于“陈晓宁带回三大基因库”事件的公开信)。

问题是,当这场闹剧在中国的报纸和电视上隆重上演之际,中国的院士们都干什么去了?中国的老百姓养活了上千名院士,怎么当外国科学骗子大肆欺骗国人之时,却要靠一个旅居国外的义士来揭穿骗局?如果中国的院士看不穿这个骗局,那是他们学术水平太低;如果他们看穿了骗局,但却默不作声,那是他们的道德水平太低。不论哪种情况成立,中国的院士都不配当院士。
其实,中国的院士何止是默不作声,有的人实际上成了这个丑剧的吹鼓手和广告牌。那个“代表国家”接受“捐赠”的院士强伯勤还担任陈晓宁的“博宁基因公司”国内顾问团首席成员,名列第二的是另一名院士吴旻。尽管吴旻院士后来否认与“博宁”的关系,但那已经是在丑剧败露之后好长时间了。(吴旻:关于《博宁基因公司宣传材料》的声明)。博宁公司国内顾问团的其他成员包括:现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金力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杨焕明教授;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的沈岩博导;北京大学的丘镜滢、陈珊珊、戴灼华博导;中国医学科学院的方福德、蔡有余博导,等等。(见:博宁基因公司、创办人、顾问、产品介绍,http: //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genelibrary25.txt)。如果没有方舟子,强院士和吴院士可能早就成了百万富翁,而那些教授、博导们大概早就晋升为院士了。怪不得有人那么恨方舟子。他断送了多少人的美好前程!

到了今天,事情的真相早已大白于天下。这是中国知识界的奇耻大辱,是中国院士对中国社会的严重背叛。可是,中国科学院向中国人民道歉了吗?中国的院士检讨自己了吗?强伯勤院士受到任何处分了吗?没有。一切都好象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似的,被慢慢遗忘。
六十年代,中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话剧,名字叫做“千万不要忘记”。对,千万不要忘记!忘记了,丑恶的东西就还会卷土重来。

三 震动世界的“核酸营养”骗局
几乎与“基因皇后”闹剧前后脚,中国大陆猛然间刮起了“吃基因补基因”的风潮。印有38位诺贝尔奖得主肖像的核酸营养品广告铺天盖地般地充斥中国的各大媒体,不明就里的老百姓象着了魔似地掏出大把大把的钞票去购买价格昂贵的各类核酸营养品,其中以“珍奥核酸”最火,它的营销点刹那间遍布全国。2000年 10月,卫生部在青岛召开“2000年中老年保健国际学术论坛暨中国保健品国际博览会”,“珍奥核酸基因营养素”获得唯一的金奖。2001年1月5日,《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让生命核酸造福人类----记我国著名基因科学家、大连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崔秀云教授》。在这篇采访报道中,这个著名的“基因科学家”竟然得意忘形地把自己“发明”的“生命核酸”吹嘘成当年秦始皇到处寻找的“不老仙丹”。

学过大学本科程度生物化学的人都应该知道,人类的食物中含有四大类高分子化合物,它们是:蛋白质、核酸、脂肪、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这些化合物质需要在人的肠胃分解成组成它们的单体或小聚合体,然后才能够被人类吸收利用。所以,尽管你吃的是蛋白质,但被吸收利用的却是氨基酸;吃的是核酸,被吸收利用的却是核苷或核苷酸。由于这四大类物质在普通食物中大量存在,并且人体细胞本身具有生物合成能力,所以只要饮食正常,几乎没有人需要单独进补蛋白质或核酸。打一个简单的比方。一个人可以选择吃米饭,也可以选择把他要吃的米饭用物理化学方法分成蛋白质、核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然后把它们分别装入胶囊。到底是应该吃米饭,还是应该吞食胶囊?如果没有病,一个人选择后者的原因只能是愚昧。而教唆别人选择后者的人,如果不是愚昧,一定是一个想要从中牟利的骗子.

“核酸营养”案的炮制者就是这样一群骗子。
与《光明日报》署名文章发表的同一天,方舟子在新语丝网站发表文章,“新的商业骗局和新的‘基因皇后’”,撕下了核酸营养品的骗人面具。

又是方舟子!难道这么一个简单的科学骗局,就把全中国的科学家都给骗倒了?普通的教授、博导能够被骗,代表中国科学技术最高水平的院士也被骗了?如果有谁真的这么认为,那才是被骗了呢。就在方舟子放出第一枪之后一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载平发表了《致光明日报社的一封公开信》,否认他曾赞扬崔秀云的核酸研究。 1月31日,时任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重大项目秘书长的杨焕明教授公开指出,所谓的核酸食品在营养价值上和米粉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说,中国知识界头面人物的学术水平还没有低到大学本科以下的程度。他们就是没有勇气放第一枪。
不过,尽管“核酸营养” 案涉及的知识成分和知识水平远比“基因皇后”案低,但要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却令人惊异地艰难。这场战争前前后后持续了近一年,双方你来我往大战了数个回合,真可谓一波三折。交战的一方是由方舟子率领的几个手无寸铁的文弱书生,而另一方则是包括国家卫生部、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在内的强大势力。需要特别提请读者注意的是,这个卫生部就是在今年的SARS风暴中隐瞒疫情的那个衙门。

中国的院士在“核酸营养” 大战中都干了些什么?自称“对医学可以说是一窍不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老院长卢嘉锡曾在1995年给一本宣扬核酸营养的书《正分子核酸和代谢疗法》写了一篇序言,“祝愿正分子医学及其分支核酸代谢疗法,在中国得到比较健康顺利的发展,茁壮成长,迅速开花结果,为人民健康造福”。这篇几百字的序言被他的两个学生杨秉渊、王中侃在五、六年后拿出来大肆炒作,在中国报刊上广泛刊登。另一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树政则在“核酸营养”的研讨会和听证会上公开为“核酸营养”辩护。(方舟子:我控诉:中国生物化学界专家向公众做伪证)。这就是中国院士的表现。

倒是外国的科学家敢于主持公正。2001年3月1日,《自然》杂志刊登一篇评论中国科技现状的文章,提到了中国的“核酸营养”。这篇文章虽然没有正面对“核酸营养”提出批评,但已经十分明显地暗示了对它的不屑,这从文章的题目,“中国的希望与炒作”(China's hopes and hypes),就可以看得出来。[Nature 410, 1 (2001)]。3月6日,诺贝尔奖获得者沃森发信给新语丝网站,否认核酸有营养功能。(新语丝:诺贝尔奖获得者沃森来函否认“核酸营养”)。另外三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的戴维·巴尔的摩(David Baltimore)、保罗·伯格(Paul Berg),和瑞士的维尔纳·阿尔伯(Werner Arber)也先后在不同场合表示核酸没有营养价值。(碧声:诺贝尔奖获得者否认核酸营养)。2001年8月10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新华社记者熊蕾的文章:“中国:生物化学家发动反对道德败坏的网上战争”。(Lei, Xiong: CHINA:Biochemist Wages Online War Against Ethical Lapses)。至此,这场令中国科学家丢人现眼的战争才出现了根本性转折。8月24日,《南方周末》发表李虎军、朱鹏程的文章:“邹承鲁:‘核酸风波’不是学术之争”,这是中国的院士首次在这场大战中站在正义的一边。此时,距离战争爆发已经八个多月了。10月,中国生物化学学会制定“家规”:“学者不得为商家当‘托儿 ’”。(薛晖:学者不得为商家当“托儿”)。

核酸营养品虽然目前在中国还没有完全销声匿迹,但也可以说是气息奄奄了。现在看来,当时如果没有方舟子挑起战端,没有外国志愿兵的参战,中国的老百姓可能直到今天还在受骗,而那些科技骗子也就会成为世界级的富翁。中国人养活了上千人的两院院士,可最终却要身在国外的科学家来充当中国社会的良心。中国科学家自己的社会良心哪里去了?

四 小结
中国蒙学经典《三字经》中有这么几句话:“犬守夜,鸡司晨”、“蚕吐丝,蜂酿蜜”,意思是说,每一种生物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功能和职责。在人类社会,当国家受到外敌的侵略时,军人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奔赴前线,保家卫国。当一个社区不幸失火时,消防人员也必须奋力抢救受害人的生命和财产。做不到这些,就是失职,轻者要被开除,重者要受到法律制裁。

在人类社会,科学家的责任,除了在实验室中从事自己的研究,还应该包括向社会传播科学知识。而院士的职责,就是要在大是大非面前,代表科学界表明自己的态度。可是,从50年代的大跃进,到21世纪的两起特大科技欺骗案,中国的院士不仅没有表态(或及时表态),没有站到正义的一边 (或及时站到正义的一边),没有保护社会和人民的利益,相反,他们还参与其中、推波助澜,使本来非常愚蠢、简单的把戏变得错综复杂,高深莫测。

为什么科技行骗在中国这么盛行?因为它每每能够得逞。
为什么科技骗局在中国容易得逞?因为中国的院士没有社会良心!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义勇为、扶弱济贫,这些不应该是科学家的基本道德吗?退一万步讲,一个人也应该懂得知恩图报吧?中国封建社会的士大夫还知道,他们受着朝廷的俸禄,就应该为朝廷尽忠。2000年,针对有些人利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声势炒作“核酸营养品”,美国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人柯林斯(Francis Collins)公开出面,抨击这些商业阴谋,要求美国科学家走出实验室,象公众传播关于基因的知识。(http: //www.wired.com/news/print/0,1294,36328,00.html)。在欧美社会,伪科学之所以站不住脚,主要原因就是科学家凭着自己的良心,敢于、勇于出头露面,表明自己的立场。可看看中国的院士,他们享受着人民给予的至高无上的荣誉,享受着只有极少数高级官员才能够享受到的待遇,可他们却不仅不设法报答人民,为人民服务,却在人民受到科技骗子危害之时,装聋作哑,甚至参与其间,从中谋利。我不禁要问:院士们,你们的良心何在?

都回家了......

一早上把kiwi送到机场,这已经是我这星期第三次送人去机场了:师姐一家,鱼熊猪,kiwi.和我同来的一帮人,就我和天遥没有回家了,总在夜深人静,或是一人独处时,一股乡愁淡淡飘散出来.
帮老头子买了台acer的笔记本以及全套配件,他原来借我用的一台97年的toshiba已经被我肢解了,也算是给老头子尽尽孝心.给最好的哥们带了个超好的耳机.不能回家,只能托同学转运了.
明年底争取能回去,唉,想家了,老头子也开始想我了......

Thursday, December 08, 2005

小刀悲壮了

Sigh,雪天开车真是考验啊,之前几场小雪没有感觉,今天突然才知道厉害.
回家,到了buckeye门口和olengtangin river rd交会处的十字路口,是个红灯,还是个坡,我稀松平常的踩下了刹车,还在和snoopy聊天,突然发现不对劲,车没有停死,开始由慢变快往前滑去,前面是个pick-up,我是眼睁睁的看着小刀有如被吸附的磁铁撞上pick-up的屁股,心里满是绝望,无能为力.
比碰碰车还轻微的碰撞,人无大碍,snoopy也没有被吓着.我惴惴不安,开门跑过去问前面的人ok?脑子里想的是赔保险,VIN历史的污点......那人很nice,说probably pick-up is ok.我们约好停在Kroger门口的加油站,下来看了一眼.他的pick-up连bumper都没有变形,于是说知道天滑,没事;还问我车有没有问题,我想我的责任,有没有问题都和他没有关系啊!!我喘了口气,开车回家.
下车仔细一看,右前灯罩碎了,心疼......
可怜的小刀.

Sunday, November 27, 2005

吸毒--SDS

下午在橱柜里面找硝酸银,不小心打翻了SDS的大盒子,世界总是充满了各种偶然,那个盒子的盖子坏掉了,让我措手不及的吸入了一大口SDS,登时手脚冰凉,心里万念俱灰. 圣经上(分子克隆)关于SDS溶液配方的字幕印入脑海,那是很有毒的东西,需要带口罩操作;打开google搜索发现是会让肺泡失去表面张力而窒息. 我凝神呼吸,却有不畅的感觉,同时感觉口干舌燥,有痰(不知是否是心理作用). 反正战战兢兢到了现在也没有什么大碍,除了很困,估计没事了.
这次经历再次让我意识到作生物实验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生命悠关啊!

读师姐的blog有感

师姐与我算是患难之交,苦等offer的日子,能结识很多朋友,倍感幸福,师姐是其中之一.
还是那么清新而不失深度,端肃而不乏诙谐的文字,让人很有共鸣. 就像阿甘的奶奶说得,生活就是一盒巧克力,你不知道你会拿到那一块. 对于生活,我一直认为不应该奢望太多,好好享受所得的一切,快乐或者痛苦,因为都是你自己的经历. 快乐的时候多笑笑,让自己放松,提醒自己不要得意忘形;难过的时候多鼓励自己,安慰自己总会守得云开. 其实我自小就喜欢老庄思想,对道家甚为崇拜,现在看来,那也真是超超前卫的思想--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只有融于自然,才能体会自然的美感,才能体会生活的美好.
人也是有些追求的,总有些事情在吸引着我的目光,或许和我的职业毫无干系,但是仍然投注很多精力. 其实有人追求事业的成功,什么是事业? 并不是你在做的工作是你唯一能作的,你所学的专业是你唯一能投入精力的. 生活五彩斑斓,可以在很多领域让人大展宏图;每个人天赋有别,所学专业也许不是最适合的. 不管怎么说,人生的积累和阅历都是越多越好.
涂抹不知所言,只是觉得看过她的blog之后,人有种很精神的感觉,很想努力去奋斗些什么.
大江东去浪淘尽;吹尽黄沙始见金!

Thursday, November 24, 2005

感恩节游戏推荐

永远的超级玛丽 Mario Forever
看到游戏的名字很多人就会不由自主地沉湎在对过往的欢乐时光的回味之中。ok,现在你不必只是回味了,最新的超级玛丽PC版本已经发布了,并且是完全版,这个新版被称为永远的玛丽-Mario Forever。永远的超级玛丽全部关卡都是依据原版制作,虽然有些不一样的地方但这些不一样的地方正是玩它不乏味的保证。
坦克大战之革命
推荐这款是因为支持双人对战,还是很有意思的.
超炫丽的双人坦克大战,虽然是基于2D画面的游戏,但是给人的感觉非常真实而近乎3D的感觉,游戏中的坦克等设施质感很强,动画效果层次分明,画面远远超越了当初的坦克大战,游戏中的武器效果惊人,战场上不时出现的飞机轰炸,各种武器构成的枪林弹雨和快速狡猾的敌军坦克让游戏的激烈性提高到新的高度,而坦克大战的双打功能更是让喜爱配合打游戏玩家尽情享受双人配合,互相合作的游戏乐趣。游戏设定了四种不同难度的游戏世界。40个关卡,每个关卡都需要玩家的战术配合才能顺利通过。游戏中包括9中特别的奖励,甚至有威力惊人的核武器攻击。玩家的积分可以被自动保存传递到排行榜中。
操作方法:   键盘操作,支持双人。  
1P:“上下左右”-控制方向“空格”-射击  
2P:“W S A D”-控制方向 “TAB”-射击

Big Lots 归来

是有些东西打折,但是和我脑海里跳跃的大红的FREE还是差距太大,只好买了4个灯泡----因为泡子闪了! &*%^&()*()(0-

感恩节前奏--三步曲

cheese cake

猪下午给我打电话约我和snoopy过去打牌,于是欣然答应,本来正准备做cheese cake的,顺带多做一个带过去当夜宵.
不知道怎么,每次在UV神厨面前我都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次做的cheese cake实在是太难吃了,和我之前尝试了三次的相比简直是不能入口,极端破坏我方心情,导致牌势萎靡.
更惨的是今天一早拉肚子,呀呀的,5点半就起来了,正好去看看big lots的early bird reward.
娃哈哈,我是一只early bird,呀呀呀!!!

打牌篇

今天再去魔鬼主场,本想续写羞辱魔鬼主场的记录,可惜啊.
一开场我和snoopy轻松上垒,第一盘就打到了三,之后他们施展粘功,一直胶着在5以内,一直打了近2小时,仍然是难分高下,4:5.我们提议在打破4-5怪圈之后吃cheese cake.
在一番拉锯之后,终于变成5:6,我提议吃cheese cake.%^$*&(()%$* 完了之后,一盘未赢,我和snoopy沮丧的离开魔鬼主场,看着猪和大熊得意的笑,555~~~~~~~~~

实验篇

窗外雪花如雨,砸向大地,感恩节来了,冬天也来了.
去年第一场雪正好是感恩节那天,翻开日历,居然和今年第一场雪日期相同.实验室里面大家都有些懒散,但是即使到了下午5点半,人人都还在专心于手头的活,我也不例外.
之前SDS-PAGE总是跑得很funny,很模糊的带,包括marker;总是跑很长时间-10%的胶要跑4小时,而别人都是1小时搞定;还没跑完溴酚蓝就成了黄色-Ryuta总是好奇的问我那是什么.以前还能勉强看到带,最近2次鸟都没有一个,大家都怀疑是蛋白被降解了,我独不信,认为跑胶系统有问题.换了很老的running buffer,新配loading buffer,这回好多了,呀呀的,原来我拿到的running buffer配方是1X的,被写上10X的了,恨的牙齿痒.
看着外面的雪花,心情轻松了很多.又一个困扰我实验的问题解决了,just keep going!

Tuesday, November 22, 2005

RNAi is too hot!

现在做RNA interference的人太多了,今天看了前几天down的一篇cell,发现德西南的巨牛Xiaodong Wang也开始做这个领域了,出手就是篇cell,我那口水流的,水淹实验室。。。。。。

Saturday, November 19, 2005

FUCK MICHIGAN!!

We made it!!

上半场刚开始9:0领先的,呵呵,我小睡一觉起来,发现居然12:21了,还是第四节。心里那个急啊!!但是buckeye们不愧是好样了,居然5分钟内两个touchdown,而且最后一个touchdown完成的时候居然是只有24sec留下来了。最后24秒看得是心惊肉跳,黄绿怪物居然一次投掷就到了20米危险区域,15秒剩余时间,当时真有点NBA的感觉。一次成功的阻断,^_^,耗完了垃圾时间,bingo!!

Go Bucks!!明年倒票去,娃哈哈!

Friday, November 18, 2005

TA Evaluation

昨天TA是倒数第二堂课,学生给老师做evaluation。

在成功的为党和国家糟踏美国后备人才近一个学期后,我惴惴不安的的引来了被审判的时候。一个小本拿着evaluation form,斜眼看我,一边勾着,一边摇头,一边说:bad,bad,bad~~~我毫不示弱的拿出他的quiz,诡笑着,摇头,做着打叉的姿势,还不忘斜眼看他一下,呵呵。

第一个TA quater就要解脱了,winter和spring quater又要开始疯狂修课,唉,实验进展不能让我放心啊,继续加油。

Wednesday, November 16, 2005

我是猪!

pig Posted by Picasa


这两天简直是头脑混乱,除了实验就没有把别的东西往脑子里放。

今天居然一早提着笔记本穿着短袖就跳上小刀去实验室,下了车才发现不对,好冷。。。。。。下午居然下雪了,天啊%¥#※……×(※) 我真是猪,下雪天只穿短袖,这下好了,回家浑身不舒服,头晕脑胀的,幸好打了感冒疫苗,不然不知道会怎么样。

明天还有阵雪,我要在campus里面跑来跑去做TA(外景),全副武装上阵。

Saturday, November 12, 2005

无甚可写

整整一个星期了,没有什么感到可以写得东西。

其实TA课上还是有点好玩得东西。这周due special project,有两个小本居然自己填词给我唱歌。呵呵,感觉孩子们还放的开,唱得还很像那么回事,一个是关于flower and bee,一个唱photosynthesis,太好玩了,那天让我觉得作TA还是很值得。

然后是试做cheese cake,样子看上去很ugly,但是味道非常棒,爽死了,以后可以自己解馋了。

平平淡淡的又过了一周,一年就这么快过去了,有点小闲散,呵呵。